第七届一次性卫生用品论坛(7th DHPF 2020)于11月26日-27日在广州花都皇冠假日酒店圆满落幕。本次大会以「可持续与市场,可降解与技术」为主题,汇聚来自全球卫品行业的专家、技术、研发、创新、生产等专业人员探讨交流在新疫情常态下如何持续发展共谋方略。
速威智能精益生产资深专家首席咨询顾问陈晓亮先生受大会邀请,为现场的专家与领导分享了《智能工厂三化(精益化、信息化、自动化)融合技术交流》主题演讲。
智能工厂 · 三化
▲速威智能陈晓亮先生在大会现场做主题演讲
速威智能陈晓亮先生在大会上强调:许多企业也意识到总体规划的重要性,但是在总体规划方面能力不足,面临着很多难以跨越的问题,例如:
精益生产如何指导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如何对自动化进行支撑?
如何制定通用的集成规范和标准,减少集成成本,缩短项目周期?
如何通过信息化打通各个自动化单元,实现整体协同精益化?
速威智能认为,建设智能工厂必须同时考虑自动化、精益化和信息化,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互相支撑、融合提升,才能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提升,从而成为领先的精益智能工厂。
精益化既是智能制造的基础也是目标,同时需要关注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智能工厂建设必须帮助降低成本、提升品质、缩短交期,这与精益生产的目标一致,精益生产推进的同时,需要进行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并指引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项目的实施。
自动化通常要先行,更多替代体力劳动,更多关注局部优化的实现。自动化通常可以更好实现少人化、减少人的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为信息化和智能化创造条件,信息部门必须参与自动化项目,制定自动化产线与各个业务、中控系统的集成接口标准。
信息化支撑智能化,更多替代脑力劳动,更多关注整体优化的实现。信息化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所有产线/设备的联网、包含生产、质量、仓储、物流、包装等资源的计划调度,确保生产资源的自动优化和高效利用,实现柔性自动化生产和精益化生产,更大程度上减少人的脑力劳动。
从精益的角度,速威智能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益,从单元级的改善(例如柔性单元或柔性产线)提升到车间级、工厂级甚至供应链级的改善。从自动化角度,速威智能从刚性自动化、柔性单元、柔性产线上升到柔性自动化工厂的改善。从信息化角度,速威智能从碎片式系统、集成式系统上升到平台一体化、智能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