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供应商管理-MES-WMS-CAPS-SMT-SFCS-工业4.0智慧物流工厂-行业新闻-广州速威智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激发了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渴望,优质生鲜食品的缺乏带动了“生鲜电商”概念的走俏,并吸引了多方关注与投入。目前,中国线上生鲜食品主要有三股势力盘踞:首先是以淘宝、京东、一号店为首的,寻找新利益增长点的电商平台;其次是以顺丰优选为代表的,凭借自身强大仓储、配送能力,跨界发展生鲜业务的物流公司;再次是以沱沱工社、优菜网等为代表,专注于生鲜食品的垂直电商。业内预计,以新鲜果蔬、水产品及各种包装精美的干货为主的生鲜食品,将成为新一类的网上热销产品,2014 年中国农产品电商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0 亿元人民币。

生鲜配送现状

面对中国生鲜电商的崛起与快速发展,优菜网创始人丁景涛在总结自身经营经验时,将目前生鲜电商亟需解决的问题归纳为实现产品的标准化、保持客户的安全感、构建生鲜物流体系三个要点。生鲜电商若要健康、持续地发展,在保证供应链前端食品安全的同时,如何将生鲜食品以最新鲜的状态呈现到消费者面前,成为了当下生鲜电商发展的核心与难题。

生鲜食品普遍具有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易腐变质的特性,这就要求生鲜食品在生产、运输、销售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低温环境,并实行严格的全程冷链温制。然而,目前中国的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冷链流通率较低,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极低,且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滞后。这样的冷链物流现状直接导致了生鲜电商在配送环节中的高损耗、高成本。

生鲜电商的自救

虽然近几年政府、电商都在努力推动着冷链物流的建设与发展,但一个完整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因此,生鲜电商若要克服配送难题、赢取市场份额、提高自身竞争力,就要提升现有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库存管理能力,迎接生鲜配送给供应链管理带来的新挑战。

在这样的现实问题下,一些有实力的生鲜电商开始探索快速有效的生鲜配送之法。沱沱工社在北京顺义投资自建冷藏、冷冻库和加工车间于一体的仓储配送物流中心,分为标准库和生鲜库,其中生鲜占40%,并购买了若干台冷藏冷冻车,通过采用全冷链物流到家的配送运作模式,最终实现新鲜日配;顺丰优选针对生鲜品类设立采购部,实现产地直接采购,并借助其自建全程冷链物流及物流网络实现快速配送;天猫则通过整合具有资质和经验的冷链物流资源,构建自己的冷链物流网络。

电商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生鲜食品的品质。但是,无论是自建冷链物流在固定资产、设备、人力等成本的投入,还是整合资源搭建网络与第三方在利益方面的分摊,都无法有效降低生鲜配送的物流成本。据相关资料显示,生鲜电商一个订单的平均物流成本在50元以上,即便是物流成本控制较好的沱沱工社,一个订单也在48元左右。顺丰根据北京六环以内平均每天的订单数和配送成本,计算得出现在同行平均每一个订单的物流配送成本大概为47元,所以100元左右的订单对电商而言都是亏损的,电商只有通过做高客单价才能取得收支平衡,如沱沱工社和顺丰优选都努力地将客单价维持在300元以上。

>>传统市场贩卖的水产品

供应链管理的改进

生鲜配送,作为供应链的流通环节,需要供应链管理在渠道规划、网点布局、冷链流通技术以及产地市场建设四个方面,对生鲜产品的物流关系、物流组织进行规划、协调与管理。

>>统一包装的水果

渠道规划

中国生鲜食品的主要供应渠道,目前仍集中于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零售农贸市场。通过国家或有实力的企业推动区域性的供应渠道整合,以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形式,组织构建在生鲜产业具有影响力、执行力的第三方组织,从而有组织地带动生鲜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发展,进一步减少生鲜流通的中间环节。例如中国生鲜电商预售美国车厘子,只需与美国樱桃协会洽谈合作,樱桃协会在当地的影响力、执行力已经很成熟,但在中国还没有类似的产业第三方组织,或者偏区域化。

与此同时,在规划供应渠道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产品做不同的处理,如对需要存储的产品实行全程冷链保护,实现从冷库到消费者冰箱的无缝冷链配送对接;对产地直采的产品,确保采摘后先经预冷的保鲜处理,再通过物流资源实现快速物流,做到24小时从产地到餐盘的配送时效,从源头对产品进行损耗把控。

网点布局

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专业第三方冷链配送的建立,是真正推进生鲜市场发展的关键。在网点的布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将门店作为在线物流配送中心的方法。例如麦德龙、TESCO和沃尔玛在国外都是依托已有的门店进行生鲜配送的,这也是传统商超与电商较量的天然优

势。生鲜电商可以与具有冷链配送能力的第三方物流合作,或者与具有配送网点优势的传统商超合作,以降低自建冷链物流体系的成本。例如天猫就是通过整合现有的具有冷链资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搭建天猫的生鲜配送体系,从而免去了自建冷链物流体系的大笔投资。

此外,生鲜电商还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O2O模式,打破消费者网上购物看不到实物的购物体验屏障,布局自建或加盟自提网点,在消费人群密集地布置自提货柜,发展生鲜购物自提模式,在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损耗的同时,探索生鲜网购新的购物体验形式。

冷链流通技术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生鲜产品90%以上的冷链流通率相比,中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目前进入冷链流通系统的蔬果比例仅占5%、肉类15%,水产品也只有23%。由此可见,加大冷链流通设施建设、普及冷链技术、推行冷链流通标准,已经成为生鲜电商乃至生鲜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首要工作。

此外,在生鲜产品的运输过程中,温控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生鲜产品水分的含量和细胞的活力,从而决定着生鲜产品的损耗和品质。而且,使用正确有效的冷链技术,在保证生鲜品质的同时,还可以帮助降低物流成本。例如顺丰优选在北京地区尝试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即在城际干线之间采用冷藏车的方式配送,而在宅配环节中则采取“保温箱”或“冷藏箱”的方式配送,这种半冷链的方式,既避免了全程有源温控配送,又因强调快速配送保证了生鲜的新鲜度,同时大幅度缩减了物流成本。顺丰优选新配送方案的成功,源于企业对专业冷链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冷链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先进冷链技术的学习、冷链设备的引进都不容忽视。

>>自提货柜

产地市场建设

生鲜农产品在生产和消费上的分散性,使生鲜产品在流通的过程中要进行一次或多次集散,但承载集散任务的生鲜供应链管理所追求的是生鲜产品在品种、质量、数量与价格方面最大限度地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而流通环节中的每次集散,都意味着加价。生鲜产品的价格面临着巨大压力,这就迫使供应链管理向生鲜供应链的前端寻找更直接的农产品供应商,与周边生鲜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联系,或者投资建设自有基地,以争取品种、质量和价格上的优势。有数据显示,如果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增加原产地的直接采购,可以使生鲜食品的毛利率在30%以上,基本可以覆盖生鲜配送的物流成本。如沱沱工社、多利农庄都建立了自己的有机农场,顺丰优选也开始重点拓展产地直采业务。如此一来,在减少生鲜流通中间环节、增加产品毛利率的同时,还可以提升产品的全程可追溯程度,从而提供了更高的食品安全保障,带给消费者更充足的安全感。

与此同时,以中高端客户为主要消费群体的生鲜电商,对有机生鲜产品的高要求,也在改变着消费者长期被小商贩们误导形成的错误“选菜观”,例如要买鲜亮、嫩绿鲜宅配服务将是大势所趋。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唯有严格把控货源、推进生鲜产品标准化、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面跟踪管理,减少流通的中间环节、优化物流配送方案,才能助力生鲜电商打破配送环节的束缚,健康快速地发展。

>>顺丰优选官网生鲜直采活动


MES13302391845
MES微信咨询
MES

© 2005 广州速威智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17817号 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709

热线电话:13302391845   网站地图

MES系统认证